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专家团队
设施设备
新闻中心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健康知识
重庆仁泰医院
Chongqing Rentai Hospital
新闻中心
News information
我们为您健康保驾护航 树白衣天使形象 创百姓健康品质 用心倾听
细心
诊疗 耐心解答 精心治疗
动态资讯
仁泰快讯
仁泰日常
健康知识
较新公告
5
【传染病科普】丙肝防治知识
来源:
互联网
|
作者:
互联网
|
发布时间 :
2020-11-07
|
3872
次浏览:
|
分享到:
听过甲肝、乙肝那么丙肝是什么肝炎如何传播,怎么预防?
听过甲肝、乙肝
那么丙肝是什么肝炎
如何传播,怎么预防?
1、
什么是丙肝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是由丙肝病毒(英文缩写HC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对人的健康和生命危害大,但是丙肝可防可治。
丙肝和甲肝、乙肝、丁肝、戊肝等都属于病毒性肝炎,但这几种肝炎的传播途径、病程、治疗方法、预防措施等都不尽相同。
丙肝病毒主要侵犯肝脏,可导致慢性肝炎,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
丙肝经过规范治疗可以治愈。
虽然目前还没有研制出能有效预防丙肝的疫苗,但是丙肝可以预防。
丙肝病毒在体外环境中抵抗力弱。一般化学消毒剂(如漂白粉)和煮沸都能够杀灭丙肝病毒。
2、丙肝的传播途径
丙肝病毒可以通过血液、体液等途径传播。
血液传播是丙肝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特别是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
输入被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使用被丙肝病毒污染、且未经严格消毒的针具以及医疗和美容器械等可导致经血传播。
共用剃须刀和牙刷、消毒不严的纹身和穿耳孔等行为都是潜在的经血传播方式。
与丙肝病毒感染者进行无保护的性行为可以引起传播。有多性伴性行为的人,感染丙肝的风险更大。
感染丙肝病毒的孕妇约有5-10%的可能在怀孕、分娩时将丙肝病毒传染给新生儿。
3、丙肝的传染性
与丙肝病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被感染。
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如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共用餐具和水杯、共用劳动工具、办公用品、钱币等不会传播丙肝病毒。
咳嗽、打喷嚏不会传播丙肝病毒。
蚊虫叮咬不会传播丙肝病毒。
4、丙肝的预防
采取积极的、有效的措施切断传播途径,丙肝是可以预防的。
拒绝毒品,不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
大力倡导无偿献血,杜绝非法采、供血。
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要到正规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
不与他人共用针具或其他纹身、穿刺工具;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引起出血的个人用品。
遵守性道德,保持单一性伴侣,正确使用安全套。
感染丙肝病毒的妇女在治愈前应避免怀孕;乳头有破损时,要避免母乳喂养。
5、丙肝的防治
早检测、早诊断、早治疗是丙肝防治的关键。
丙肝被称为“隐匿的杀手”,起病隐匿,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而且越到后期,越难治愈,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很大。
少数丙肝患者症状为程度不同的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有些患者伴有低热,轻度肝肿大或出现黄疸。
丙肝患者症状的有无或其严重程度与肝脏实际发生病变的程度不成正比。
由于丙肝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所以要做到早检测、早诊断、早治疗。
6、丙肝的就诊
当发生可能感染丙肝病毒的行为或怀疑感染丙肝时,应及时咨询专科医生并主动寻求检测。
主动寻求咨询和检测可以尽早诊断、及时治疗丙肝并得到相应的心理支持和预防指导。
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者、多性伴性行为者、接触过被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者、感染丙肝病毒的母亲生下的孩子、有过器官移植及长期血液透析者,如怀疑感染丙肝应及时去正规医院感染科进行咨询和检测。
确诊丙肝的主要依据是血清中丙肝病毒核糖核酸阳性,或者丙肝核心抗原阳性。感染丙肝病毒1-3周后,可在外周血中检测到丙肝病毒核糖核酸(英文简称HCV RNA)。如果只是单纯的丙肝病毒抗体阳性(排除HCV RNA假阴性),说明曾经感染过丙肝病毒,但机体已经清除了丙肝病毒,只需定期随访观察。
一般各地的传染病院、综合性医院专科门诊(感染科)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以做丙肝检测。
7、丙肝的治疗
丙肝患者应该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规范的抗病毒治疗以便早日治愈。
丙肝治疗的目的是彻底清除或持续抑制患者体内的丙肝病毒,以改善或减轻肝损害、阻止发展为肝硬化、肝衰竭或肝细胞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国内外通用的标准治疗方法是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
丙肝患者一定要到正规医院感染科,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接受规范治疗,可以取得最佳治疗效果。
丙肝患者应避免吃高脂高糖类食物,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心情愉快,多休息。
饮酒、吸毒可加剧肝脏损害,从而加速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的进程,因此丙肝患者应该戒酒、戒毒。
8、预防丙肝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公众应该正确、科学认识丙肝,理解、关心和帮助丙肝患者。
加强丙肝防治健康教育,提高全民对丙肝的认知水平,遏制丙肝的蔓延和传播。
丙肝患者是疾病的受害者,应该得到全社会的理解、关心和帮助。丙肝的防治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支持,预防丙肝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上一篇:
快领!重庆医保电子凭......
下一篇:
搏风斗浪战乌江,仁泰......